法治宣传进社区、“一把手”带队助企帮扶进企业、“小巷法官”直通街道、巡回审理走进乡村……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优化五华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机制,设立“五法直通车”,让多元化、全流程的司法服务直通辖区的每一个片区、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为企业及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利、更为精准、更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感谢法院的上门走访,为我公司的健康发展和风险化解防范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指导和宝贵的建议。”一企业负责人感激地说道。今年4月,五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越带队到辖区企业开展走访,了解企业近两年涉诉讼、保全、执行情况,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情况以及经营状况,认真听取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司法需求,就企业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精确“把脉问诊”,结合典型问题提供法律指导。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优化五华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五华法院打造了“五法直通车”司法服务平台,服务范围涵盖纠纷化解、法律咨询、助企帮扶、巡回审理、法治宣传等诉讼程序全流程,整合法院诉讼、调解、执行、宣传等资源及力量,开通四辆直通车,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回应企业诉求。
五华法院“五法直通车”由院长亲自“掌舵”,通过“一把手”带队登门走访辖区企业、街道,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和街道工作重点,征求企业、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亲自安排部署开展相应司法服务。把“五法直通车”工作与院领导定点接访、带案下访、联合约访、领导包案结合起来,有效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我们将依托五法直通车平台,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半径,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促进五华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向上向好、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杨越说。
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五华法院还建立了一把手“接诊”机制、菜单式配送机制、多重常态化联络机制、回访跟踪问效机制四项机制,健全协同、精准、高效的纠纷化解闭环体系。设立“五法直通车”,努力实现“司法服务进基层、多元化解在源头、法官进网格”全覆盖、实质化运行、全流程办理,以更加便利、更有温度的司法服务,助力优化五华区营商环境,切实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源头调解”直通车,将矛盾化解在一线。今年5月,立案庭负责人徐畅接到街道办事处消息称社区反映辖区里有多名业主和物业公司产生纠纷。为了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避免形成诉讼,徐畅和同事们一起来到了小区里,将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负责人组织在一起进行调解,在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普及之后,双方矛盾缓和。
近年来,五华法院贯彻落实“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履行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建强诉前调解力量、创新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协调联动、拓宽服务半径,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吸附在基层,助力实现纠纷的源头治理。
同时,构建3名联络员+5名法官+多名调解员的“3+5+N”的诉前调解团队,与辖区内各街道的人民调解组织对接,进社区、进小区开展调解工作。由五华区涉企民商事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及助企服务站、助企调解工作站负责深入企业、园区,在法院之外开展企情收集、矛盾调处、法治宣传等服务。自该服务站2024年4月成立以来,调解成功纠纷9512件,为企业提供咨询800余次,至企业走访1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20余次,成功化解涉企纠纷(物业公司)300余起。
“巡回审理”直通车,将矛盾解决在家门口。每月16号,五华法院黑林铺法庭的法官干警们就会准时出现在距离昆明40多公里的昆明西北郊厂口、沙朗两地,他们送法下乡“摆摊”,与村民拉家常,帮大家解决烦心事。
而这个“摊”一摆就是18年,法官干警和当地老百姓都处成了“老朋友”,换来的是案件纠纷逐年减少。
2007年5月,五华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巡回法庭,由黑林铺法庭负责巡回审理工作,主要负责审理五华法院受理的侵权类案件,以及黑林铺、普吉、西翥三个街道办事处、高新开发区辖区内的民事案件。
“在农村,能否进门是解决纠纷的第一步。”黑林铺法庭法官张赟说,通过18年的巡回审理实践,黑林铺巡回法庭针对乡里乡亲间大多集中在土地纠纷、债务纠纷等矛盾,呈现较为典型的“相熟人际网络”的特点,本着以心为民、司法利民的宗旨,把组织调解、庭审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田埂上、院落里;典型案件通过群众旁听的方式公开审理并进行判后答疑,让群众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庭审程序。通过巡回开庭审理基层群众之间的纠纷,起到了“审理一案、带动教育一片、普法一方”的良好法治效果;往农户家中送达法律文书、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切实保障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不落空,无一不在生动践行法院人“群众利益无小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初心和根本使命。
同时,派出法庭审判团队组成“巡回审理”直通团队,与街道人民调解员建立网络通讯,选取物业、婚姻家庭、排除妨害等典型案例,定期到相关社区开庭,到纠纷发生地、当事人所在地或法治教育宣传点就地调解、就地审理、就地审判。
18年来,黑林铺法庭共受理案件23686件,其中通过送法下乡、就地办案、现场调解等方式,开展巡回审理202次,办理案件2360件,成功调撤1200多件,既切实解决了群众愁难急盼的具体问题,方便了辖区农民群众就近诉讼打官司,减少了诉讼成本,又最大限度满足了辖区群众的司法需求。
“执源化解”直通车,将事情办到老百姓心坎里。今年,五华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主任李林友接待了一名年过古稀的当事人,因为和儿女之间有矛盾,在法院判决儿女每个月支付赡养费给老人之后,老人每个月都要到法院申请执行。考虑到支付赡养费是需要长期履行的案件,且老人年事已高,如果每个月往法院跑一趟的话,实属不易。因此,针对支付抚养费、赡养费、行使探视权等需要长期履行的案件,五华法院探索建立按期履行义务告知制度,在第一次申请强制执行结案后,向义务人发出《按期履行义务告知书》,告知其不履行相关义务的法律后果,教育引导义务人主动自觉履行义务,减少后续执行案件,促使执行案件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履行”转变,减少当事人诉累的同时,节约司法资源。
创新执行前督促履行机制,将新收执行案件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小标的、被执行人有较强履行且不存在转移财产可能的案件,在执行立案前发出《督促履行义务告知书》,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对于涉执行案件较多的企业,在确保执行财产不被转移的前提下,加大和解力度,为申请执行人争取最大权益的同时,也为被执行人争取到“一线生机”,以发展解决问题,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今年8月,五华法院再次创新,与五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执行联动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涉劳动纠纷执行案件,通过建立财产保全沟通机制、执行通知前置机制、联合督促履行机制、特殊案件绿色通道和信息共享联络机制,大大提高了劳动仲裁案件的自动履行率,促进五华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仲裁与执行工作的顺利衔接和高效运转。
“法治宣传”直通车,播撒法治种子。“《法护未来》节目警醒了我们,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以及孩子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在观看了五华法院和昆明教育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未成年人专题法治栏目后,家长感慨地说。这是全省法院系统首次运用这样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至今已推出了15期节目。
近年来,五华法院不断健全法治宣传工作机制,把“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到执法办案、为民司法的全过程。通过具体案例,以伍小天、法小萌卡通动漫IP形象深入解读点评,成立青年干警致远研习社,打造“小巷法官”社会治理普法新模式。昆明托管磨憨之后,五华法院积极作为,院普法工作队到磨憨镇尚勇村开展驻村帮扶暨普法活动,让边境群众“零距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同时,五华法院还建立网格化“法治宣传”团队。选取部门干警担任网格法官,与全区各街道、社区、群众“零距离”对接、全覆盖联络,通过加入社区工作群、实地走访、定期下社区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推动“法治宣传”直通社区,助力提升辖区内群众的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