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省高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提质增效创一流”活动为抓手,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努力用审判工作的最优质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年审执结各类案件超过90万件,多项核心指标跻身全国法院前列。
能动司法锐意创新
激发审执工作新动能
2023年4月,省高院出台20条措施,服务和保障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措施覆盖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环境资源、涉外法律研究、法治宣传等多个领域,贯穿“立审执”全流程。措施提出,要保护云南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服务创新型云南建设。例如,加强云南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培养,打造一支精通法律、了解技术并具备大局观与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法官队伍;强化云南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充分发挥云南159个旅游巡回法庭和审判点的功能,倡导非诉讼方式妥善化解旅游合同纠纷。
2023年,在多起涉及软件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集成的诉讼案件中,由省高院、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组建的云南省技术调查官名录库中的杨俊等三名专家,协助法官理解和查明案件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技术调查官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智库效能成功释放。案件顺利审结的背后,是我省法院创新审判工作理念,创设云南省技术调查官制度,并组建起我省首批34名技术调查官智库。技术调查官全部来自生产一线、教学一线、科研一线和审查一线,涵盖工学、农学、理学、药品、外观设计等多个领域的数十个专业分支,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在参与知识产权技术事实调查、勘验和咨询等诉讼活动中,技术调查官有利于提高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查明的效率和准确性,实质性解决知识产权案件中技术性事实查明的难题。
此外,措施还提出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将提高小额诉讼适用率;引导市场主体在涉外交易中加强与国际规则对接;大力加强“国门法庭”磨憨法庭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使用多国语言发布云南法院裁判的涉外典型案例,为南亚东南亚国家法院和仲裁机构正确理解和适用中国法律提供参考。
在服务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方面,措施提出对涉大通道建设且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妥善为境外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确保身份验证、视频见证、网上审查等工作顺利开展;加大涉大通道建设案件的执行力度,最大限度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能动司法带动机制创新,创新驱动促进质效提升。在“提质增效创一流”活动中,全省法院持续深化“两个革命”,全力提升办案质效,深入落实司法责任制,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省高院对标全国一流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坚持数据会商、态势分析、逐月调试等机制,从审判质量、效率、效果三个维度加强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审判管理,多项核心指标跻身全国前列。
忠诚履职打击犯罪
展现平安云南新气象
2023年6月,省高院与四川、重庆、贵州高院联合签署加强西南三省一市禁毒司法协作协议,在全国首创毒品综合治理多省(市)司法协作机制。我省法院全力投入禁毒人民战争,依法严惩毒品源头性犯罪和毒枭、职业毒贩,审结毒品犯罪案件近两千件,重刑率高达50%以上,张胜川走私、运输毒品案入选全国法院十大毒品典型案例。2023年,省高院还承办了全国法院毒品案件审判工作会议,为形成规范指引毒品案件审判的《昆明会议纪要》贡献云南法院智慧。
董亚昆 摄 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法官在火车站站前广场开展禁毒宣传
在云南省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上,全省法院扫黑除恶成绩单备受关注。2021年至2022年8月底,全省法院一审审结案件222件,判处2385人;二审审结案件137件,判处1961人。其中,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的900余人,重刑率为39.7%。当前,全省法院持续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聚焦“案件清结”“黑财清底”“打伞破网”“综合治理”等工作,发挥好审判执行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涉食品安全的案件时,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旁听庭审。全省法院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严惩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严惩毒品源头性犯罪和毒枭、职业毒贩,严厉打击跨境犯罪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功办理全国首例域名黑产犯罪案件,全力维护边疆稳定社会安宁。
探索生态修复模式
护航绿美云南新发展
2023年10月30日下午,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谢某某涉嫌滥伐林木罪一案。庭审中,被告人谢某某自愿认购“碳汇”,以替代性修复被其破坏的生态环境,现已履行完毕。这是全省首例人民法院引导行为人通过自愿认购“碳汇”方式,替代性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刑事案件。
2023年10月30日,普洱市澜沧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我省首例“碳汇”案并当庭宣判。马丽莉 摄
澜沧县人民法院充分考虑被告人履行生态修复责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释法说理引导被告人认识到其行为对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危害,自愿认购“碳汇”,替代履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很快,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也审理了一起“碳汇”案,并针对此类型案件精准做出“三书一见”即“碳汇补偿认购申请书、交易合同书、替代生态修复意见证书及征询专家意见或鉴定意见”的工作范式,“如我在诉”地引导诉讼规范化与便捷化。
全省法院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完善“1+1+38”环境资源集中审判机制,加强长江、珠江、赤水河等流域省际司法协作,设立世界遗产景迈山古茶林生态保护点等30余个法律服务站(点),全力服务绿美云南建设。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首次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揭开“面纱”追究实控人环境侵权连带赔偿责任,螳螂川污染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探索特色生态修复模式,建立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创新应用认购“碳汇”方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用法治力量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全力服务保障大局
推动营商环境新优化
楚雄市人民法院“百名干警走进百家企业”活动已经坚持数年了。法官干警在座谈和走访中宣讲政策、宣传法律,在生产一线倾听诉求、解决难题,在交流调研中搭起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连心桥。
在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中,全省法院优化涉企司法服务,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发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完善与省工商联和省总商会诉调服务机制,联合举办首届云南省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广泛开展民营企业法律帮扶,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妥善化解涉企纠纷2万余件,营造公平诚信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全省法院还通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司法服务保障延伸向创新型云南建设,强化高原特色农业、健康产业、生物医药、非遗文化等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延伸向辐射中心建设,与云南大学共建的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入选教育部、中央依法治国办培育名单;延伸向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强化府院联动,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向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2023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再次实现上升。
“时代楷模”指引方向
提升司法为民新格局
2023年12月18日晚,省高院大法庭内座无虚席,400余名法官干警集体收看“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再次被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民好法官鲍卫忠的事迹深深打动。鲍卫忠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法院系统第一位“时代楷模”。省高院以中宣部追授鲍卫忠同志“时代楷模”称号为契机,高标准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在全省法院广泛开展“对标‘时代楷模’,争做鲍卫忠式好干警”学习活动,通过组织收看发布仪式,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专题调研、主题征文、学习交流等形式,激励和引导全体干警汲取榜样力量,激发一心为民、公正司法的强大动力。在鲍卫忠精神感召下,全省法院见贤思齐、创先争优蔚然成风,省高院刑一庭、研究室等64个集体,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人民法院钟磊等108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王立等2名干警喜获2023年度云南“最美政法干警”称号。
2023年12月18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干警集中收看“时代楷模”鲍卫忠发布仪式。 赵 赢 摄
云南法院为“时代楷模”鲍卫忠创作的傣族非遗剪纸作品 杨 帆 康毅昌 李雪萍 创作
在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有一个醒目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解决群众诉讼中的“疑难杂症”问题。对标英模,全省法院学习鲍卫忠的工作方法,哪里有司法需求,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通过发挥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主体,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诉讼服务站(点)为延伸的一体化诉讼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保全鉴定、集中送达等50多项“一站通办”服务和立案、交费、调解、开庭、执行等“一网通办”服务,不断提高普惠均等、集约便捷的现代化诉讼服务水平。云南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动态评估排名中稳居全国前三位。
而在大理市人民法院喜洲法庭,一批熟悉法律政策、通晓白族语言、知晓民风民俗的女性调解员组成的“金花调解室”在多元化解纠纷中早已名闻遐迩。如今,调解队伍又加入了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乡贤等活跃力量,形成以“金花调解”为主,博士调解、网络调解、人民调解等协同发力的“金花+N”特色工作机制和方法,这一模式入选全国十大最具特色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
着力推进诉源治理
打造“枫桥经验”新范式
近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对一起专利侵权纠纷的行政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这是云南首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
2023年11月,迪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受理了一起涉及火炉底座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在该局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随后达成调解协议,并在签署调解协议后向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协议形式与内容、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材料等审查后,出具民事裁定书确认调解协议有效,并明确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近年来,云南法院充分发挥多元解纷在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机衔接。2023年底,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云南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推进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实质化运行;探索推行基于专利权人同意的侵害专利权纠纷行政先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制度;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诚信建设等一揽子方案。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行政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既能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快速高效的优势,又能有力保障调解协议的履行,减轻双方当事人诉累,实质化解纠纷。
杨 曌 摄 云南法院博物馆迎来小小讲解员,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
全省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在我省“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中,全省法院选派6000余名干警定期下沉县(市、区)和村组,走进村组、社区、学校、工厂开展普法宣传1200余次,深入开展送法入户活动,全方位提升普法实效。积极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聚焦政治建设、执法办案、源头治理、非诉解纷、群众工作、基础建设等六个方面持续发力,276个人民法庭扎根基层定分止争,建成97个专业化、特色化法庭,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及站(点)159个,巡回审判达标率高达99%,依法服务乡村振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典型案例。
新时代新征程,全省法院将以奋斗姿态服务大局,以务实举措为民司法,奋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努力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之路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来源:云南政协报
作者:通讯员 杨帆 本报记者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