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7日,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安徽、陕西、甘肃及云南7个代表团的35位全国人大代表前往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等地,深入了解云南法院在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司法服务旅游发展、加强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和巡回审判等方面工作情况。
11月1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云南法院征求意见座谈会在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应杰作表态发言,会议由最高法院办公厅一级巡视员张天若主持。
座谈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几天视察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云南法院近年来的工作成效、创新举措表示充分肯定,同时积极建言献策,指出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加强和改进云南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代表们都提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马红丽:视察各法院的诉前调解工作,有创新、有创意,感受到了云南法院敢闯敢做、敢为人先的劲头。全国法院要学习云南诉前调解的做法。
马金莲:作为村干部,多元解纷对我在基层工作启发很大。我要把此行所学带回我们村,化解纠纷,凝心聚力,共同振兴乡村。
王飞:云南景美、人美,法院工作更美。金花调解室、阿鹏调解室、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的旅游专门法庭都独具特色,体现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同时,建议加强12368司法服务热线的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它,可以享受它的便捷服务。
王争:云南法院能够结合当地的地域环境和民族风俗,坚持调解端口前移,将民族文化和司法实践相融合,高效化解了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也做到了真正的司法为民,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温度。
王忠才:云南的智慧法院建设和应用都非常好,案件合理分流提高了办案效率,及时高效地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王绍南:在法治宣传方面,建议分不同层次开展分类培训,对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法律知识,无论是打工的也好、种地的也好,都要去学习,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
王雅丽:在很多村里,我们看到一村一法律顾问,印象最深刻的是玉湖村的村书记。他们把村干部都培养成了法治带头人,在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做了大量工作,也收到了成效,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到了实处。
尹建敏:云南各级法院深入开展诉源治理,一站式解决纠纷,能够让基层老百姓共享到诉源治理成果。在几天的视察中,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特别高。
成卫东:建议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只有群众的法治意识提升,对建设法治中国才是更好的。
朱少辉:云南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多元化解纠纷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法院力量和司法温度。
刘正: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玉湖旅游巡回审判点,村书记的介绍非常有趣,说他们有审判点但是没有案件,因为提前化解了,无讼就是最能体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的。
李光霞: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光鲜靓丽的背后离不开辛苦付出的法律工作者。云南法院在诉前调解方面作出了成绩,而荣誉背后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云南法院实实在在地把工作做到位,把矛盾纠纷化解到了基层,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形成了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群众信任法院的局面。
李刚:此次视察,我看到了云南各级法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让法治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与时俱进。
李志娟: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法治宣传教育,针对边疆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要做好法治宣传,从根本上防范未成年人犯罪
李慧: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校园法治宣传中,建议法院针对青少年特点,丰富法治宣传的形式,让青少年从小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杨春平:建议加强民法典的宣传,创造一种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从而实现减少纠纷。
吴华侠:云南各级法院如此接地气,把法院搬到了基层,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法院的温暖、司法的温度。
汪万福:云南各级法院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诉求开展工作,围绕云南的工作,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张忠山:书记员是法院工作中的重要群体,但是因为待遇问题造成人员流动较大,希望能从制度上更多地为书记员提供保障。
张振连: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双语法官工作开展非常到位,在为民司法方面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温度。
张莉:云南法院的诉源治理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做到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纠纷解决在源头。
陈天竺:云南法院的干警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法院的工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需要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面对每一个案件,用智慧和勇气化解每一个纠纷。
陈灿:从省级法院到基层法院,再到基层法庭,法院文化丰富多彩,法治文化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智慧法院建设、数字化网络立案、网上诉讼得到很好地执行,方便了诉讼当事人的同时也方便了律师。
陈影:云南法院以诉前调解作为重要手段,通过人性化调解,将矛盾化解在源头,真正做到了司法为民。
赵玉龙: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案件,但如何做到减少案件,这是一个难题。云南法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通过建立诉前调解机制,将一些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这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
郝持胜:通过此次视察活动,我感受到法院工作的不易,法官的工作量之大,我想对法院的工作人员说一句:大家辛苦了!
顾卫英:云南法院将当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巧妙地融入到了法院工作中,并且做到淋漓尽致,这一点我很惊喜。有的把法律用非遗说唱的方式来传达,有效提高了老百姓的法治意识。
高巍:云南法院诉源治理工作非常出彩,充分挖掘各民族无讼文化,筑牢能动司法,希望云南法院能够为全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云南经验、云南模式。
郭红静: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法院干警们定期下沉村组,普法宣传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走街串巷,穿梭在小镇中,以能动司法和为民司法的方式,将法律法规传达到村镇的群众中。
董宏涛:云南法院系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联系实际,这样的工作做法既有公平正义,又有司法温情。
管文会:全省三级法院全部上线了“移动微法院”,为当事人提供25项在线诉讼服务,实现全天办、掌上办、异地办,最大限度体现了法院在便民利民方面的担当作为。
樊九平:诉源治理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云南法院在诉源治理、诉前调解上做得很好,走在全国的前列。丽江法官背着国徽去审判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在认真听取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后,张应杰作了表态发言。他表示,代表们对云南法院情况摸得透、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对不断改进和加强法院各项工作,推动云南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下一步,云南法院将以这次代表视察活动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接受监督的思想、政治、行动自觉;认真办理意见建议,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做好结合文章,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全省法院将把代表建议办理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最高法院、省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同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结合起来,同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把能动司法理念贯穿审判工作始终,努力推进审判执行工作现代化,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中彰显司法担当作为,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李勇强调,此次视察活动是最高法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就如何落实好,巩固好此次视察活动的成果,他要求,一要坚持人民至上,把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贯穿新时代发展阶段审判工作始终,将意见建议转化落实到法院各项工作中去,更好地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二是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办好每一件代表意见建议,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三是健全与代表的沟通联络机制,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精、细、长、实、新上下功夫,以积极态度主动作为。
有关省级人大常委会,最高法院,有关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丽江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等相关领导及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座谈会。
来源 | 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