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银苍,滢滢玉洱。11月14日,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们视察云南法院活动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调研两级法院工作情况。
当天下午,代表们来到大理传统白族村落——古生村,调研古生村诉讼服务站点,详细了解该诉讼服务站点的功能设置及便民利民措施。
古生村,位于大理湾桥镇,邻近洱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白族古村。2020年10月14日,大理市人民法院古生诉讼服务中心站在这座千年古村挂牌成立。
走进诉讼服务站点,身着当地白族民族服饰的特邀调解员吸引了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党支部书记樊九平的注意。
“矛盾纠纷是别人找你,还是法院划分给你的,调解成功率如何?”
“有自己找到我的,还有法院划分给我的,调解成功率百分之九十。”特邀调解员回答。
“我也是特邀调解员,你们这种民族特色的调解方式非常好!”樊九平表示,法院邀请当地有威望的白族人作为特邀调解员,“把功夫用在刀尖上”,能更快找到矛盾症结,因为调解员是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充分信任,这种特色做法非常值得推广,也是促进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力实践。
记者获悉,为打通基层诉源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大理市人民法院在古生村设立“古生诉讼服务中心站”,通过采用法院干警“走出去”与当地村社调解员“请进来”的形式,打造方便快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渠道。同时,这里能够满足查询咨询、网上立案、网上调解、法治宣传、环保知识普及等需求。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司法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及时就近化解矛盾纠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家门口的法院”的建立,标志着大理两级法院诉讼服务,点、线、面诉讼服务全覆盖,为融入市域治理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按下了“快进键”,也是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基层乡村社区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