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秉公办案、以办好案、办铁案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他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将正义化作力量,为群众的生活抚平创伤;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好法官”的誓言,他就是大理州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法庭庭长罗连书。
洒一段真情 执着坚守边陲审判一线
1991年,罗连书考入云南民族大学政法学院法律专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法庭工作,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在邓川法庭一干就是27年。
“我们这十里八村都知道,邓川法庭有个公正廉洁的好法官,名字叫罗连书,让他办案心里踏实,输了我们也服气。”村民李某如是说。
“我家的这起纠纷断断续续争执了十几年,作为大哥,我对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深怕哪天兄弟们一时忍不住动起手来,一旦手足相残酿成血案,到时就后悔终身了。”张家大哥感激地说。
辖区内起胜村张家大哥清楚记得,自己家因父母在世时没能处理好家庭关系,致使家中几个兄弟间为分家等事情吵吵闹闹达14年之久,经村委会、司法所多次调解终没能解决,最终于2015年闹到邓川法庭。
起胜村较为偏远,距邓川法庭有三十多公里且交通不便。为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罗连书多次驱车深入村组调查前因后果,最后找准了六兄弟因父母生前对家产、田产分配不均而互生间隙的“病根”。为了切实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他邀请了当地部分村民参与旁听,在起胜村委会开展了巡回审理,当庭调解、当庭结案,使得六兄弟尽释前嫌、握手言和。
罗连书总是忙于办案,村民有事都会来找他,他都热心忙着去办,大家称他是“村里驻县城办事处主任”。罗连书的妻子生大女儿时,在法庭工作的他慌忙赶回家,等妻子安全生产后的第二天早上又匆忙赶回法庭。面对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他更觉愧疚难当,因为这么多年他把最好的年华和时光都给了审判事业,再回首时母亲已是满头银发。
献一片赤诚 为人民守护好心中天平
“法庭不大连社会,法槌虽小重千斤。人民法庭审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的案件。官司不在大小、纠纷不在难易,都影响一方稳定,涉及当事人切身利益。”不论大案小案罗连书都一样用心去办,用公心、诚心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维护和谐。27年来,他几乎跑遍了辖区的十里八乡。
2013年10月,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李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接到案件后,考虑原告是松曲村一个60多岁的老妇人,又聋又哑,且老伴已经去世,女儿又已出嫁,她独特的手语表达方式也只有其弟弟才能理解,罗连书积极组织双方调解,全力做各方当事人的工作,引导各方当事人妥善解决争议。双方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在保险公司保险责任范围内赔偿外,被告再支付4000元赔偿款,且赔偿款全部当庭兑付。罗连书还以案释法,为旁听群众讲解交通法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庭审结束后,老人紧紧抓住他的手不肯放松,不断地点头表示感谢,脸上露出了笑容,并竖起大拇指。
罗连书身上有一股韧劲,那就是“刨根问底”和“不查明究竟誓不休”的执着。为了切实解决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难题,他把邓川法庭的文化建设与审判业务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文化建设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形成了“南北两围墙,东西一走廊”的法庭文化广场的主要格局,探索建立了以法院文化建设促进审判工作的“一二三一”新模式。
多年来,罗连书审理了近3000件案子,无一改判、无一发回重审、无一申诉、无一超审限,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他已经成为洱源县法院公认的办案能手、调解专家。
携一份无私 固守那份为民司法情怀
多年来,邓川法庭审执结率均在92%以上,巡回审判率占诉讼案件数的81%,调撤率达80%,上诉率均在3%以内,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陪审员参陪率达88%。2015年,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15年、2018年、2019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三次到邓川法庭视察,法庭的工作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和好评。如今,邓川法庭已成为当地司法为民的一面旗帜。
在邓川法庭的发展步伐中,罗连书一直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在审判一线上,积极推进彝族语、白族语审判、巡回办案等,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信任。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授予“大理州首批十佳政法干警”“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被州法院记“三等功”, 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被州法院评为“优秀法庭庭长”、全省“优秀法官”、云南“最美法官”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2016年度“中国好人”,并代表云南法官拍摄了《追梦法官》事迹篇,2019年1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如今,走过27年基层光阴的罗连书,依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以一腔赤诚的奉献精神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自己的铮铮誓言,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到每一起执行案件中,以一颗坦然的心书写着公平与正义,做无愧于时代的好法官。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