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
【身边的云南法院人】三十五载法官路绽放芳华——记曲石法庭杨再艳法官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2-27 16:24:46 打印 字号: |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眼,杨再艳法官已经在保山市腾冲市人民法院工作35年了。在临近退休的日子里,她依旧坚持做着几十年来反反复复的工作,查阅卷宗、庭前调解、开庭审案……她说,人生的赛道,是一代一代人的接力,法治前行的道路同样如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新的精彩属于奔腾向前的青年,只有这一袭陪伴她多年的法袍,始终代表着她对公平正义的虔诚之心。

 

 

“办案,要对老百姓负责”

“人民法官要心系百姓、善解民忧。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再小都是大事,法官都要尽力去化解矛盾纠纷。”这是杨再艳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9年,她遇到一个特殊的案件,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来到法庭起诉,要求自己的儿子和儿媳解决赡养问题。看着头发花白的两位老人耄耋之年还被撵出家门,杨再艳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她立即与老人的子女联系,得知是因儿媳与老人关系不和,才被儿媳赶出了家门。考虑到两位老人还在外漂泊,她立即带着同事,用警车载着两位老人前往家中。

刚开始,儿子和儿媳态度十分恶劣,不仅不认错,还指责老人为这点小事到法院起诉。看到他们这种行为,杨再艳呵斥了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在双方态度缓和后,她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抚养长大,如今老人该享福了,却被子女赶出来,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儿子和儿媳沉默半晌,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将老人搀扶坐下,并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孝敬老人。老人看到儿子儿媳认错,也心软了,表示不告了,随即向法庭撤诉。在杨再艳的现场调解下,这个案件仅用一天时间就解决了。看到一家人和好如初,老人能安享晚年,杨再艳才安心返回法庭。

 

“这是我应该做的”

杨再艳的心里很清楚,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民事案件,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2022年3月,她受理了一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李某二人驾驶摩托车与赵某驾驶的拖拉机相撞,造成李某二人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二人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赵某负次要责任。之后,两名死者的家属起诉至法院,要求赵某支付赔偿款、丧葬费22万余元。杨再艳接到这个案件后,认识到案情虽然简单,但是矛盾容易激化,于是在开庭当日,她选择将当事人分开,耐心地释法析理,对双方进行调解。通过她反复做工作,到晚上八点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逐渐平和,最终达成了调解,被告同意支付原告18万元,并当庭兑清了案款,此案顺利解决。

“我当了这么多年律师,遇到像你年纪这么大还这么有耐心的法官真是不多见啊,你是真心实意为双方当事人解决问题,我为你点赞!”原告律师由衷赞叹道。

“谢谢你,杨法官,这个案子让你费心了。你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如果一直闹下去肯定要两败俱伤。”被告也感叹着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不怕麻烦。”她笑着回复当事人。

在杨再艳多年的工作中,像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在人民法庭工作,时常会面对很多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交通事故纠纷,一旦解决不好,则导致有的夫妻感情破裂,有的兄弟朋友反目成仇。为此,杨再艳非常重视调解工作。她始终坚持用“热心、耐心、专心、诚心”和当事人建立起情感交流,坚持到群众中多听多走,让群众增加对法院、法官的信任。她也时常和年轻干警说:“我是一名法官,看到当事人矛盾化解后的笑脸,我踏实,我心安。”杨再艳始终认为,在法庭工作,法官的最高成绩就是案结事了。

 

“工作着是美丽的”

清晨的曲石法庭,楼顶的红旗快活地舞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紫薇花香。每天,杨再艳总是第一个起床,为同事们准备好早点,随后便拿着判决在法庭里一边散步一边校对。每当这时候,庭领导总是对部门年轻干警说,“杨老马上退休了,还这么拼,一边要照顾好家人,一边还要带病坚持工作,任劳任怨,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杨再艳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家里有60多岁不能行动的哥哥和92岁的老母亲要照顾,可她从不因此耽误工作,始终做到工作和生活两不误。

2022年10月,她的母亲去世,她办完母亲后事后立即回到岗位。可因劳累过度,胃病复发,庭长劝她住院几天,她却说曲石法庭辖两个乡镇,五个房产公司,如果她住院了,到年底手上还有三十多个未结案件,不能因此加重同事们的负担。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从业35年,杨再艳先后在腾冲市法院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刑事审判庭、审判监督庭、立案庭、曲石法庭工作。作为一直奋斗在审判一线的老法官,她深知每一起案件没有承办人辛勤的汗水和劳动,就办不成铁案,经不起检验。

民事审判情分轻重,刑事案件哀敬折狱,阅卷、复核证据、开庭、撰写判决文书是日常,她的年均结案数量近300件。寻常看来,这一番案牍劳形实属乏味,然而就是这样平凡的岗位,使她的内心感到无比宁静。她用心血和汗水在百姓心中扎下了根,用朴实的脚步为边疆司法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杨曌